中国电信在引入在线计费系统(OCS),并完成全网统一部署之后,下一步将针对当前重点、热点业务问题的解决,构建统一融合计费中心。为此,中国电信将坚定融合计费的目标,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地提升核心系统的计费支撑能力。
在对融合计费的理解与认识上,天源迪科凭借在电信行业计费领域多年的浸润,以及在国内电信运营商11个省成功实施全省集中在线计费系统(OCS)的建设经验,未来的统一融合计费中心将具有“收敛、平衡、统一”三大特征,即“1+2+3”。
第一特征:收敛
目前,分散在BSS核心系统外围的众多中小型计费平台的计费能力将逐步被剥离,并统一归入融合计费中心,尤其是当前游离在核心计费平台之外的众多增值业务平台。
统一融合计费中心作为BSS核心计费平台,必须进一步增强全业务计费支撑能力。支持网络融合,支持新型网元的接入,如IMS;支持对以高速移动数据业务为代表,以内容服务为特征,尤其是基于互联网内容及应用服务提供计费支撑,如手机上网、在线游戏、手机商店、手机邮箱、视频监控、位置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等。
第二特征:平衡
当前,BSS计费域两个计费系统(两个物理上独立部署的计费引擎)并存的情况下,必须基于统一计费模型,即参照计费模型3.0相关要求,持续优化和提升各个系统的计费支撑能力。
例如,在线计费将引入更多计费元素,增强计费灵活性,满足全业务运营对预付费域实时计费支撑能力的要求,满足前端市场对产品创新,尤其是3G新产品的计费支撑要求;同时为现网复杂套餐提供计费支撑。
另一方面,离线计费必须进一步增强计费的时效性,二者在计费支撑能力方面达到平衡。
第三特征:统一
统一账务,即统一账务处理,满足对出账时效性更高的要求,如临时出账、1日出账等,加强欠费风险控制。
融合账务优惠,满足跨预、后付捆绑以及交叉优惠的要求,具备实时优惠、综合优惠的能力,满足财务对收入分摊的要求。
统一支付及余额管理,即余额类数据及使用规则的统一管理,提供对更多、更新账本类型及使用规则管理,包括共享与转移规则等。
支持与第三方外部系统的对接,提供完善的充值、支付服务,满足对全网一点充值、积分应用、银行卡业务、小额支付类业务的需求。
统一信控,即为全网用户提供基于信用度及授信额度的管理与服务,增强用户的业务使用体验,提高综合信控处理的实时性。
在演进方案的选择上,考虑到各省融合计费建设起点不一,在持续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演进方案的可行性及风险性,以期达成最终目标。天源迪科认为统一融合计费中心的建设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链接 融合计费中心建设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目标是在BSS计费域构建统一计费平台,为此要求在线计费与离线计费必须基于统一计费模型持续优化、提升,使二者计费支撑能力达到平衡;与此同时,要求将游离在BSS核心系统之外的计费能力进一步收敛至核心系统,构建一个高内聚的核心计费平台。
这个阶段主要优化、提升核心系统的计费支撑能力,尤其是满足全业务运营对计费支撑能力的要求,也是目前大部分省中心融合计费的起点。
阶段二:应对重点、热点业务问题的解决,如预后付互转或融合、携号转网、携号转套餐、共享时长等,构建余额管理中心、共享资料中心,统一余额模型及统一为周边系统提供余额使用类服务;实现计费域核心资料的实时共享,减少生产系统之间的网状交叉接口,这个阶段必须严格界定共享范围,保持各生产系统的稳定与健壮。
阶段三:构建统一支付中心,这个阶段主要解决灵活支付与充值的问题,支持与第三方外部系统对接,提供更加灵活的充值、支付手段。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统一批价引擎,为全网用户提供融合账务处理。
阶段四:构建统一信控中心,为周边系统提供基于信用度及授信额度的管理与服务,增强用户的业务使用体验。
通信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