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企业通信 > 技术 > 云计算 > 技术文摘 > 2011经理世界年会:云计算遇到C时代

2011经理世界年会:云计算遇到C时代

2011-11-07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云计算是不是伪命题?
  北京时间11月4日,2011IT经理世界年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已发生的未来,C时代商业与社会变革”。大会共开设两场平行论坛,六大话题,对“C时代”的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在下午的平行论坛一中,进行了“开放与社交”、“当云计算遇到C时代”、“C时代的商业机会与投资”三个话题的讨论。
  Avaya中国区副总裁李农、赶集网副总裁王振华、蓝凌软件副总裁叶葆春、华胜天成科技公司CTO杨淮、华为杨鹏、美国SONOS公关总监陈俊红、ChinaCache首席技术官张垦、思杰公司张弘、海尔智能家庭首席科学家周远武,就话题“当云计算遇到C时代”话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讨论一开始主持人抛出了一个问题:云计算是不是伪命题?华胜天成CTO杨淮认为,全球IT公司都向云上靠,短期看是,长期看不是。任何一个做IT的公司,不管离云有多远都会把往云方面去靠,云一定是个趋势。所以它不是伪命题。但是,现在已经出现风投投到云计算公司垮掉的情况,长期来说并不看好。而陈俊红则认为云计算目前还谈不上是一个命题,因此无所谓真伪。
  对于云计算的主要特征,每位嘉宾写了三个关键词概括。叶葆春概括为:虚拟化、服务化、叫弹性化;华为企业网UC&C咨询部长兼欧洲能力中心主管杨鹏用人类饮水的水井和自来水作比喻,主要体现为动态、集约、智能。张垦同样概括了三个关键词:平台化、虚拟化或者分部化、可计费。同时,他强调可计费很重要,可以根据流量,根据应用来计费。
  张弘用三句话概括了心目中的云计算:第一云是无处不在的,在你生活周边,你想要的东西都可以从云中来,到云中去。第二用的起的“云”,云不是一个昂贵的东西,而像水电煤一样可以用的起。第三,未来云将真正把我们个人工作和生活彻底分开又融合在一起。
  当云计算遇到C时代
  以下是话题“当云计算遇到C时代”讨论实录:
  主持人胡明沛:欢迎大家回来,让大家多休息了一会,因为这一天的学习安排的实在比较满,一定会很累。我们接下来第二场的C-talk主题是当云计算遇到“C时代”,有请两位主持人,嘉宾主持人Avaya中国区副总裁应用及解决方案总监李农先生,以及我的同事资深编辑孙泠小姐,接下来是你们的时间。
  主持人孙泠:大家下午好,欢迎回来参与我们这个世界的讨论,我是《IT经理世界》资深编辑孙泠。首先要向大家介绍我身边的嘉宾主李农先生。
  主持人李农:大家好,很高兴,也很荣幸参与这个讨论。
  主持人孙泠:今天我们讨论当云计算遇到“C时代”,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几位重量级的嘉宾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他们是赶集网副总裁、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王振华先生、深圳市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杨淮先生、华为企业网UC&C咨询部长兼欧洲能力中心主管杨鹏先生、美国SONOS中区总监陈俊红先生、思杰公司大中华区服务器虚拟化和云计算业务发展总监张弘先生、海尔智能家庭首席科学家周远武先生,请各位嘉宾台上就座。
  主持人李农: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本意是想参加上一场和刚才老总说的参加上一场关于社会化媒体这样一个论坛的主持,因为那是很热的一个话题。但是最近确实从,我来自Avaya,中文名字亚美亚,前几天有记者来跟我联系,有一个省成立了一个开放基地,有一家叫做Avaya云计算公司在那边征了25亩地寻求报道,我听了之后确实不知道,我以为是我们老板自己做的,问了老板也很震惊。后来了解之后发现他们跟我们公司没有集团,他们叫做Avaya云,计算有限公司,这也是引出了我们今天这么一个话题,云计算其实很热门。我在台下碰到朋友和客户,问我主持什么,我说主持云计算,都说我们讨论好几年为什么还主持。
  在云计算方面有不同声音,也有一些质疑。有人提出来,很久就有的技术,进行一个包装,最后成为一个商业名词,希望像是和政府都放在云里,大家都有个题板,您认为云计算是不是一个伪命题?答案是和否都很简单,请嘉宾把答题板亮出来。真不容易,我找到一个是,要不然今天这个论坛就不够精彩了。
  我想下面请是的嘉宾,我们选择几位,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选择几位向大家分享一下,您为什么认为是?
  王振华:我的答案是否,其实刚才主持人已经从两个角度阐述了,如果从技术角度来说,可能云计算是把以前很多种技术,很多理念集合起来一种包装。我觉得云计算除了这个方面,更代表一种理念,我觉得面向服务的理念。我们看到现在互联网当中有一些产品经理,很多公司都特别注重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发挥很重要职责,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产品经理做的这些事情,以前就没有人做过吗?以前也有人做过,有售前公司都在做,但是把产品经理这个理念提出来,我觉得代表一种面向用户,重视用户体验,整合资源这样一个理念。不过从这样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主持人孙泠:华胜天成的杨总您答案是?
  杨淮:否。
  主持人孙泠:为什么?
  杨淮:如果说云计算是一个伪命题的话,那么目前全球的IT公司就不会去理他。而从现在的现象来看,任何一个做IT的公司,不管他是不是云,离云有多远都会把他自己往云方面去靠。这说明一些什么问题呢?说明这些公司的思考,认为云一定是个趋势。所以,我理解他不是一个伪命题。但是,这个题目本身我觉得实际上现在已经出现风投投到云计算公司撑不下去垮掉了。
  第3页:云计算不是一个命题,谈不上真伪
  从现在来看或许是一个伪命题,大家从长期两看可能还是一个很好的命题。
  主持人孙泠:您的意思短期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但长期不是?
  杨淮:是。
  主持人李农:我们下面有请台上唯一一个女嘉宾,也是唯一一个写是的?
  陈俊红:我主要认为云计算不是一个命题,谈不上真伪。怎么讲呢?怎么国内特别喜欢有一些概念,比如说只要是跟云扯上一些关系都会说自己是云计算公司。我是觉得其实大家也可以去回顾咱们互联网的发展,从Web1.0,2.0,3.0,用不同的特征去定义不同的阶段,但是没有办法说一个命题。在座观众能够准确定义云计算的人请举手?有一位非常自信,这本身不是一个命题,很多人很清楚云计算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样子,才可能成为一个命题,有Yes和No,但是到目前来讲每个人对他的理解还是不太一样的。
  主持人孙泠:思杰张弘先生,我觉得您一定是否?
  张弘:我说的否是不是云计算是一个伪命题,这个命题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其实,对我们来说不管是云计算,还是计算,什么样的计算,什么样的技术对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那是最好的,这是我们的一个观点。
  主持人李农:刚才经过嘉宾一系列的解释,我们基本上得出一个结论,云计算在整个我们技术和我们整个市场生活当中还是一个蓬勃发展存在的现实。下面我们有第二个题目,留给我们各位嘉宾,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您所认为云计算最主要的三个特征?
  主持人孙泠:有的嘉宾写的很长,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特征。
  主持人李农:我看到有的嘉宾很熟练,估计参加这种论坛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嘉宾基本都完成了,我们下面先有请蓝凌公司的叶总跟大家分享一下。
  叶葆春:我这边主要写的三个,一个叫虚拟化,第二个叫做服务化,第三个是叫弹性化。我简单解释一下我的理解,其实自然叫云,本身就是服务云,包括我经常也会碰到很多CIO,企业很多朋友问我说什么叫云计算,有时候真的很晕。我理解云计算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叫虚拟化,对我们很多过去传统我们做IT建设的时候,更多看到我这样一个应用跑在具体哪一台机器上,或者哪一组机器上,云计算之后更多给大家说,你需要的是什么我给到你,但是真正物理存在什么地方,什么位置,具体什么样的机器可能并不太多关心到。
  所以,第一是虚拟化的一个基础。第二云计算我们理解真正的目的是说能提供更多的一些服务,所以我们把他叫做服务化。过去我们做应用一定放在我能看的到的地方,未来我有什么样的应用,要获取什么样的数据,要找什么样一个工具,肯定是以服务的方式提供。但是,这个服务到底在什么地方,可能我们也不清楚,但是他是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我们的用户。
  第三就是从云计算本身的配置来说,他可能是一个弹性的。当然我现在需求小的时候我只需要一个小的资源就可以支撑,我未来资源更大的时候需要更大的容量去支撑,他是一个弹性的,动态的,可以伸缩的环境,这就是我的简单理解。
  主持人孙泠:华为的杨总,我们想看看您的答案?
  杨鹏:我这里写了三个关键字,第一是动态,第二是集约,第三是智能。其实,我第一个问题我就挺想回答的,我想用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云计算,为什么不是一个伪命题。我一直以来在各种场合我都喜欢用这么一个例子,人类的饮水,我们在原始社会是在河里面去用我们的瓢取水。进入到古代社会我们在自己家里院子里打口井取水,到现在社会有自来水厂提供水。这种例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跟我们ICT的演进路径有些相似。
  我们的云计算恰恰就是在这个自来水这样一个阶段,原来我们将在自己家院子里面打的水井变成自来水井集约化提供,分散化接入。所以,我提出动态,集约和智能,恰恰是云计算的三个非常重要典型的特点。动态即可即用,这是我的使用者同我的泛在接入,我随时想要就能要到,这是一个动态。那么,集约我把各家院子里面水井集约成自来水集约化提供。智能就是我的资源动态调配,而不是我为你这个人,为你这个用户就固定死这款资源,而会利用我的算法来动态调整所有的软硬件资源,进行自动化提供,所以我用了动态,集约和智能,以及人类饮水这样一个例子来表现我们云计算到底是什么,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农:谢谢杨总精彩的解读,下面我想请张垦老总,因为我看刚才各位嘉宾在写题板的时候,您是唯一一个深思很久才下笔的,相信您的观点一定与众不同?
  张垦:我写了三个字,一个是平台化,一个分部化,可计费。我很同意刚才几位嘉宾讲的,为什么说平台化,并不是为某一个应用做纵向集成的平台,是可以支撑成千上万个应用,在这个平台上。第二虚拟化,也就是分部化,大家都说了有弹性,有动态。但是我觉得可计费很重要,可以根据流量,根据应用来计费。这一点很多忽视的就是这一点,没有注意到,只要不能计费我想就不可能存在去支持云的发展。当然有各种各样的云,我先说这三点。
  主持人孙泠:谢谢,海尔的周远武先生您的题板是什么?
  周远武:我写了三个,我还真想了一下,应该怎么写,我知道我们在座各位不知道在哪一行,因为我想这个云在不同行解读不一样,大家看的角度不一样。我干脆就从三个层面解释,我想从应用和客户层面,我们重要是做业务的敏捷度和灵活度。从商业形式,整个业务的方式就变成服务化,刚才也有嘉宾聊,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形式。另外支撑这些东西的就是平台,这些应该是这个云,我想他们都着的上边,无论从运营商,形式上大家都有这样的概念。

中关村在线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推荐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