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手机进军中国市场之势已是不可阻挡,但黑莓在中国的发展仍存在着软肋,就是黑莓业务对运营商的严重依赖性。众所周知RIM选择了中国移动作为合作伙伴,然而中国移动在与它合作的同时,又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手机邮箱”业务,其服务与黑莓十分类似,而且支持终端更达上百款,远远比黑莓易于普及。同时,中国联通推出的红莓服务,也在移动电邮市场向黑莓发起了挑战。对于用户来说,实现手机邮件,“黑莓”并不是唯一选择。相比之下,“黑莓”的劣势在于终端价格需要700美元左右,398元和598元的套餐价格也高于其他终端。
对此,易观国际认为,RIM应加速产品的本土化进程,通过黑莓业务以及黑莓手机功能、外观设计、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的本土化提高用户对黑莓的广泛认知。同时RIM还应进一步细分用户市场,从单一的邮件服务扩展到其他增值服务,增强用户的使用黏性。在细分业务的基础上,RIM可联合中国移动制定多种优惠的资费套餐,改善黑莓业务在中国市场“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从长远发展来看,RIM还应扩大合作范围,吸引众多厂商加入,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吸引更多用户。此外,在美洲市场,黑莓手机的成功主要依赖于电信运营商的亲密合作,而在中国市场,如何赢得中国移动的青睐将决定其成败。
通信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