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科北亚区运营商业务与战略业务关系总监刘韦成
神州数码网络IP技术总监段朝晖认为,NFV的目标是以软件虚拟化部署方式提供传统的网络功能,而不再希望大量采购专业的物理设备,以达到节省投资的目的,因而被运营商积极推崇。“由于NFV的目标和技术比较确定,NFV应该会先于SDN实际部署。”
“NFV的实现方式更简单一些,因为它是在传统的x86服务器,或者存储架构上以软件的方式实现网络虚拟化功能,其门槛要比SDN低很多。同时NFV能为运营商带来一些直接的好处,如降低维护成本。运营商喜欢这种相对来说部署比较容易,且不需要大量投资却能很快见效的技术,这就促使NFV的发展会快一些。”前述IDC分析师这样推断其中的原因。
挑战在哪里?
SDN发展速度之所以低于人们的预期,有着方方面面的因素。
李海平的看法是,作为SDN主流技术之一的OpenFlow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其本身只是一个通道协议,需要独立的第三方控制器和对通用硬件平台的利用,这种彻底革命式的技术创新应用一般都会比较缓慢。另外,整个生态系统没有完善也是原因之一。
思科大中华区数据中心首席架构师马元骐首先从技术层面剖析了OpenFlow的问题所在。“由目前能落地实施的OpenFlow商用方案不难发现,OpenFlow对控制和转发平面完全分离的原始思路其实是有些偏差的。因为在仅控制器层面具有智能的情况下,物理层所发生的任何链路或网络拓扑变化必须先由设备层告知控制器层面,待控制器层面做完相对应的分析和运算处理之后,再将新的转发路径下发至设备层。这一过程所造成的时延会对网络整体的可高用性产生相当程度的冲击。在新一代的应用环境中,特别是云的环境里,这样的结果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思科从ONF发展OpenFlow的初期便主张应该保留一定程度的智能在设备层,以便能够及时处理在物理层常见的类似问题(例如OAM,即操作、管理、运维),而非完全依赖控制器层面来对所有变化做出相关决定。”
思科大中华区数据中心首席架构师马元骐
对于Overlay的模式,马元骐认为主要问题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是性能的瓶颈。第二也是更严重的问题来自于,在Overlay解决二层需求的同时,也会把二层一些不好的特性延伸到全网,使得既便是全三层无STP的IP组网也有可能受传统的二层问题连累,造成全网的影响。
林镜华指出,OpenFlow之前的版本更新过快,多级流表、任意匹配、适用广泛网络场景的设计也过于灵活和理想化,使得芯片没法设计,SDN控制器软件难以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SDN相关产品的开发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