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企业通信 - 即时通信技术频道
  首页 > 技术 > 企业通信 > 技术 > 即时通信 > 技术动态 > 三大电信运营商激战即时通讯

三大电信运营商激战即时通讯

2010-09-16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未来的即时通讯(IM)领域或许不再是“小企鹅”一人的天下。记者昨日获悉,中国联通的即时通讯工具“即时通”已开放测试,至此三大电信运营商全部介入即时通讯软件市场。运营商们携各自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用户和资源优势,将向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服务商腾讯QQ发起冲击,移动互联网的客户端之争也将由此升级。
  运营商陆续推出“聊天”工具
  实际上,由于在线用户数、用户忠诚度、产品关联度等很多要素上,即时通讯工具的威力都让互联网企业感到惊人,近几年不少门户网站甚至搜索企业都纷纷推出或酝酿推出自己的即时通讯产品,以争夺客户的眼球。而能够在即时通讯工具上融合通信功能,更是成为电信运营商最大的竞争优势。
  市场呈现高度联合垄断格局
  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IM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即时通讯市场累计账户数突破4亿,达到4.167亿户,环比增长7.1%,其中活跃用户规模达到2.016亿户,环比增长25.1%。从市场格局来看,手机QQ、手机飞信、手机MSN分列行业前三名,三者共同占据96.4%的市场份额,市场呈现出高度联合垄断的格局。
  据悉,在中国目前的移动IM市场,腾讯凭借10多年来在互联网方面积累的庞大用户群体,以及在用户口碑和用户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先行优势建立了极强的竞争壁垒,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还将保持领先地位。其他的IM产品诸如MSN很受商务人群欢迎;淘宝旺旺则依靠网上购物粘住了大批用户。不过,曾经借助网络通话功能红极一时的Skype则因为一直找不到很好的盈利模式,在运营商和即时通讯厂家的夹击下,市场空间逐步萎缩。
  盈利模式还有待创新
  对于即时通讯工具的盈利模式问题,通信世界网总编辑刘启诚对记者表示,腾讯QQ平台的成功给了运营商极大的启示,即时通讯平台可以把大量用户粘在一起,通过这些海量的用户可以把广告、游戏、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都捆绑一起,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盈利空间。这也是运营商纷纷涉足的主要原因。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则认为,与互联网厂商相比,电信运营商拥有包括自身强大的网络支撑、庞大的用户群、通信业务融合捆绑等一系列独特优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效果却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在发展初期,电信运营商主要意图是提高自身用户在网粘性,一般注册需要与手机号捆绑,提高了用户对IM业务的使用门槛,限制了用户市场的快速发展。另外,以中移动的飞信为例,2009年8月开始,飞信开始实施会员收费的盈利模式,虽然刺激了其飞信收入的部分增长,也导致了一定的客户流失。因此,分析人士表示,对于移动IM工具的盈利和经营模式还有待创新和开拓。

北京商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推荐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