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brid类IP-PBX的核心概念是双总线的结构,即TDM总线和IP总线并存在一台PBX中(见图)。这样做的好处是系统既兼容全部传统TDM PBX的接口和功能,同时系统又像一个服务器一样,连接在数据网络上,支持并控制着客户IP桌面终端设备和各种VoIP应用,系统和数据网络的结合也是无缝的和完全的。其次,TDM总线和IP总线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纯TMD业务(如模拟话机呼叫模拟话机)仅由TDM总线处理,纯IP业务(如IP话机呼叫IP话机)仅由IP总线处理,从而达到最佳的处理性能。只有当TDM业务和IP业务进行互通时,才会用到协议的转换,而负责转换协议的网关为内置的,仅负责协议转换的工作(工作性质单一,不像在前两种IP-PBX上,外置网关除负责协议转换外,还负责提供接口,从而在容量上会受到限制,并且在性能和稳定性都有所下降),而且是直接操作在总线上,使得在处理速度和稳定性上都有明显的优越性。再有,系统的各种资源,如DSP资源(音调产生,检测,接收等),内置应用(ACD,语音信箱等)等可被两条总线共享。
PBX品牌认识的误区
Avaya是2000年从美国朗讯科技公司拆分出来,开始独立运作的,但在此前的一个多世纪里,Avaya都是西方电气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朗讯科技公司的一部分。分离出来的Avaya公司虽然不像朗讯科技公司那样仍然位于世界500强之一,但其业务数据仍然令人羡慕,特别是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呼叫中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并且在IP-PBX的开发和应用上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中国的业务主要由其上海代表处负责。核心IP-PBX产品为S8300 Media Server,IP业务属于Hybrid类,功能强大,开发力量雄厚,但主要业务集中在呼叫中心市场和PBX的高端市场。
前面的一些统计数据是针对TDM PBX来说的,那么敏迪在IP-PBX的表现如何呢?敏迪自从2001年推出第一台IP-PBX--3300 ICP起,在IP-PBX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2004年第二季度在美国的发货量已经与Avaya并列第一位(见右图,来自Infotech,2004八月)。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 (SRG) 的题目为"2005年第二季度的企业语音市场占有率"的研究报告,敏迪的销售以季度20%的增长率持续增长,增长率超过 Avaya,思科和北电在上一个季度的增长率,巩固了在中小型商业用户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地位,并超过了在此领域的4个主要竞争对手(3Com,Shoretel, Sphere和Vertical)占有率的总和。最近出版的Infonetics关于"2005年第二季度企业级IP-PBX全球市场分析和预测"的报告中将敏迪列为该季度世界上第二大IP-PBX供应商,发货量占21%,仅排在阿尔卡特之后,位列Avaya和北电之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个百分点。
从前面对PBX各个厂家,各个品牌的描述中可以看到,PBX各有所长,没有绝对的哪个品牌就比另一个品牌的PBX强。但是在中国,为什么有的品牌吃香,有的品牌总是在竞争中处于被动,低人一等的境地呢?实际上,人们对PBX品牌的认识恰恰陷入了我们前面讨论过的人们对品牌认识的误区中。
第一,"好的品牌值得一辈子信赖"。对于计划购买PBX的人,不管是企业老板,酒店经理,还是政府领导,在初始阶段都会比较注重PBX的品牌,但由于缺乏调查研究或道听途说,他们对PBX品牌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过去的一种"积累"上,或者说是一种对品牌认知的"贯性"上。通俗地讲,他们最能接受的肯定是那些已经存在于他们头脑中,口碑又不错的大品牌,这是很自然的,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就此决定非某某牌子不用,就未免太草率了。因为此阶段的他们,只了解某个品牌辉煌的过去,并不了解当今PBX的发展和他们所青睐的品牌所处的位置。避免陷入认识的误区,笔者的建议是去看一看业内最新最权威的技术分析报告可统计数据,并从那里找到您最信得过的品牌和PBX产品。
第二,"市场宣传力度大的品牌一定是好的品牌"。首先说,任何一个PBX市场负责人都不会选择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或报纸等大众媒体上做广告的方式来进行PBX的市场宣传,甚至路边或广场的广告牌也几乎没有。原因很简单,PBX是专用产品,不是民用产品,那样打广告,效果微乎其微。我们在大众媒体上看到的前述500强企业的广告,一般也都是关于其民用产品的,如电器,手机,电脑笔记本等,与PBX没有任何关系,更加不能以此来判断该品牌的PBX是好是坏。在PBX业内往往采用的市场宣传方式是参加展览会(如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通信展览会),举办技术和产品研讨会,或直接走访客户进行单独面对面的交流等,从这一点来说,各个品牌投入都差不多,效果也差不多。当然,做为弱势品牌,敏迪公司做的还是有所欠缺的,既然在市场宣传力度上无法突破500强企业的包围,就应适时调整市场宣传策略,另辟蹊径,提高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否则,弱势难以翻身。
第三,"好的品牌意味着该品牌的所有商品都是好的"。对于实施了产品多元化策略的几大500强企业,由于产品线较长,不可能所有产品的发展完全平衡,每个企业都会有其发展的重点,都会有其核心产品。纵观几大500强企业,还没有哪一家将PBX做为企业的哪怕只是一个时期的核心产品去发展和经营。西门子的重点在工业,爱立信的重点在移动通信,阿尔卡特的重点在宽带接入,北电的重点在光纤传输,Avaya的重点在呼叫中心,NEC的重点在运营商级设备,思科的重点无须多说了,百分之百是数据产品,只有敏迪的重点自始至终是PBX。所以,避免陷入认识的误区,笔者的建议是既要关注品牌的"重量",又要关注PBX在该品牌"重量"中所占的大致比重,即产品线中的地位,同时不要忽略最重要的一点,即在业内的业绩。
第四,"小品牌的商品一定不如大品牌的商品好"。客观评价,上述的PBX品牌都不能说是小品牌,即使是最不起眼的敏迪,也是加拿大第二大PBX厂家,业务覆盖80多个国家,全球超过3000员工的规模,也不应该算小公司,而且其品牌在欧美市场口碑颇佳,品牌也不能说很小,只是在中国的知名度不高罢了。当然,从公司总部的规模,全球的规模,员工人数,产品多元化等方面,敏迪这样专做PBX的公司还是无法与前面提到的任何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相比拟,从这一角度来说,敏迪就是小品牌无疑。但敏迪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因为敏迪是专做PBX的,敏迪的品牌是由PBX创出来的,而前面提到的世界500强的企业没有一家是通过PBX创出的品牌。所以,避免陷入认识的误区,笔者的建议是品牌的大小可以见仁见智,但这绝不是区分PBX"好坏"的关键,只有业绩和统计数据才最能说明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再一次证明了在PBX行业"没有最好的PBX,只有最适合你的PBX"这句话。做为企业的决策者,不应在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迷信某一品牌,或拒绝某一品牌,从而最终采用了并不适合自己企业的PBX,为企业的正常通信,正常工作,正常运营埋下隐患。所以,在选择PBX时,品牌的名气大小最空洞,单纯的说谁好谁坏也缺乏说服力,只有业绩和数据最客观,最有发言权。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投资应该有所回报,所以购买PBX的银子花的是否值,时间会给出答案,购买者自己也会慢慢体会出来。
作者供稿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