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企业通信 - E-mail技术频道
  首页 > 技术 > 企业通信 > 技术 > E-mail > 技术文摘 > IComMail SQL 企业邮件管理系统

IComMail SQL 企业邮件管理系统

2008-01-18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IComMail SQL系统基本功能
  1. 企业邮件集中收发、集中存储、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企业电子邮件的应用水平;

  2. 提供专门的客户端软件,邮件收发、管理等功能强大,操作简单;

  3. 支持1-100个外部POP3信箱的管理,公司所有信箱均可纳入统一收发、统一管理;

  4. 可按人(按部门)设定统一的外发邮件地址Mail From, 以实现规范企业对外Email地址的目的,确保重要的客户往来邮件不遗失、不外泄;

  5. 灵活的邮件自动备份功能,可按时间、收件人(员工)、发件人(客户)分类检索查询,具有强大的邮件事后管理功能;

  6. 强大的邮件检索功能,邮件可按照员工(业务员),按照预设的权限,可以很方便地查看往来的邮件信息,譬如:经理可以查看本部门下属的业务员的往来邮件,总经理可以查看公司所有往来的邮件信息。

  7. 具有效率管理功能,如:可以设定客户邮件当天必须回复,没有及时回复的邮件就会有提醒,提醒收件人及时回复邮件,经理可以查询某下属业务员没有及时回复的邮件汇总列表;

  8. 系统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系统日志齐备,具有系统机器人Watch Dog功能设计,系统具有“自修复”能力。
  IComMail SQL系统应用示意图
  企业邮局等基本邮件应用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
  孤立若干个POP3信箱(譬如:企业邮局或收费信箱)的应用模式下,邮件的收发都是由员工(譬如:业务人员)通过宽带上网各自完成的,邮件都保存在员工各自的电脑中,可靠性差,一旦文件损坏可能造成邮件的永久性丢失;保密程度低,邮件资料极易外泄;
  业务人员的邮件往来处于不被管理的失控应用状态,很容易造成由于业务人员的离职给公司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公司对外联系的Email地址无法强制设定某几个永久地址上,可能会出现各类Email地址(包括一些不够稳定的免费信箱)随意对外联络的状况,企业的形象差,容易出现邮件丢失、资料外泄等;
  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的存在,统一对外联系的Email地址为若干个重要的信箱,用来接收重要的业务邮件,譬如:国外来的询盘等,重要的外发邮件也都以这几个重要的信箱作为Mail From,但是,这几个重要邮箱的管理者(经理)需要同时担任“人工邮件网关“的工作,接收到客户邮件需要手工转发给相关的处理人(助理等);助理等的外发邮件需要“接收——审查并修改外发邮件地址Mail From——外发“;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管理者(经理)被琐事缠身;
  由于并不是所有员工都分配到Email信箱,为了方便企业内部的邮件往来,不得不启用一些免费信箱,企业内部的邮件往来等于是在一批免费信箱之间流转,时效性极差,安全性低下,容易造成重要资料外泄;
  由于历史邮件都是散落存储在各处,要查找某天某客户的邮件很不方便;
  邮件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无规则存放的,无法快速地将某客户的近期邮件列出来,也无法将某业务员的近期邮件列出来,当需要做此动作时,往往需要花费经理很多时间,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至于是否及时回复客户的邮件,都需要当事人自己记忆处理,忘记及时回复可能会时常发生,经理也没有有效途径(手段)来管理下属当天回复邮件。
  IComMail SQL系统受益分析
  往来邮件(数据)都集中存储在公司服务器(IComMail SQL)中,数据安全可靠,查询检索快速便捷;
  邮件资料不易外泄,误操作删除邮件数据恢复方便,电脑中毒、硬盘故障等,在系统重装之后历史邮件可方便地恢复,确保邮件资料永不丢失;
  可设置公司统一的(永久的)部门对外联系Email信箱,员工外发邮件系统会自动置换成统一的Mail From,确保重要的资料不随员工的离职而外泄,员工离职等也不会给客户带来困扰(Email地址更改);
  事后管理(邮件备份)和事前管理(邮件签审)相结合的全方位邮件管理模式,确保企业邮件应用安全性的万无一失;
  超常规的按发件人Mail From分发功能,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邮件处理流程,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具有局域网邮件服务器Mail Server的功能,所有员工都拥有内部Email信箱,内部邮件往来只在局域网中流转,数据安全,效率高;
  邮件时按照员工(业务员)、发件人(客户)分类存储的,查询邮件十分方便快捷;
  具有邮件及时回复控制功能设计,譬如:可以设置客户邮件必须当天回复,如果业务员没有及时回复某封邮件,系统会自动提醒收件人,经理则有权限查询下属所有未及时回复的邮件列表信息,以实现效率管理的目的。

CTI论坛编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推荐阅读

专题